距离4月7日中国结算调降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仅过去3天,证券业再度喜提“大礼包”。4月10日,中证金融发布消息称,将下调券商保证金比例,进一步降低券商转融通业务成本,提升行业资金使用效率和保证金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水平。
图为中证金融下调保证金比例消息
本次调整具体有两个方面内容:
(相关资料图)
一是将转融通保证金比例档次由两档调整为三档,其中,资信优质的公司,保证金比例由20%下调至5%:资信良好的公司,由20%下调至10%,其余公司由25%下调至15%;
二是对科创板做市借券保证金比例同步下调,资信优质的公司由10%下调至5%,资信良好的公司由15%下调至10%。
本次调整将带来哪些实质影响?整体来看,将有效降低券商相关业务成本,对转融通、做市借券业务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据中证金融推算,若以今年4月7日转融通、做市借券负债余额测算,此次保证金比例下调后,应缴保证金(含资金和证券)合计减少301亿元,降幅达65%。
华南地区一非银首席策略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感慨道,“政策端的积极信号释放非常明显。核心所在便是促进券商降本增效,多措并举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全面注册制已经落地,改革还在深化,可以预料,后期会有更多利好的消息发出。”
综合记者采访非银分析师以及券商两融、做市业务有关负责人的情况,减少资金使用、提高利用率与流通效率,促进市场活力是普遍观点。
华创证券非银徐康团队告诉记者,“据中证金融测算,此次下调保证金率预计可释放301亿元应缴保证金(证券+现金)是2021年证券行业净资本的1.51%。保证金现金部分由中证金融支付证券公司利息,现金部分释放能够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一头部券商做市业务负责人表示,“做市商会通过融券对冲持仓风险,融券需要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保证金比例下降会减少做市商的资金占用。体现出监管支持业务发展的态度。”
另一位科创板做市商的有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保证金比例下调减轻了做市商的资金占用压力,有利于扩大借券规模和做市积极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结束,做市商共完成197只股票备案,覆盖126只科创板股票,占科创板股票的25%。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最低结算备付金还是本次保证金缴纳,释放资金额度有限,主要起到的是激励作用。有分析师坦言,本次保证金调降实际释放现金可能不高于100亿元,对证券行业总体影响偏弱。
此外,本次调整重点突出了资信问题,资信优,让利更多。因此对于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及业务发展具有优势的券商受益更为明显。据记者了解,下一步,中证金融将在证监会的指导下,做好券商风险日常跟踪监测,按照“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原则,每年度对券商的保证金比例档次进行评估。
对于该评估,华创证券非银徐康团队预测,资信取决于券商风险管理能力与持股合规状况,可能与行业监管评级相近。
券商资金使用效率将获进一步改善
聚焦保证金分档的内容,其实在今年2月17日中证金融优化转融通机制时已有显现,彼时中证金融修订发布相关业务规则,实现了全市场转融券业务模式的整合统一,重点将科创板、创业板行之有效的转融券优化措施推广到主板,其中,除了提到转融券费率差统一降至0.6%,还提到了取消转融通业务保证金比例档次最低20%的限制。目前来看,限制打破之后,本次亮点在于保证金比例的进一步下调以及“三至二”的分档。
本次调降的背后,是中证金融正在持续优化转融通机制,改善转融通业务展业环境。记者了解到,转融通业务包括转融资业务和转融券业务。转融资业务是指中证金融将自有或者依法筹集的资金出借给券商,供其办理融资业务的经营活动。转融券业务是指中证金融将自有或者融入的证券出借给券商,供其办理融券业务的经营活动。
就在上述业务规则修订后不久,2月21日,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相应正式上线,试点采取“灵活期限、竞价费率”交易方式,设置短(1-28天)、中(29-91天)、长(92-182天)三个期限区间,对应三档费率上下限由中证金融公司确定并发布,券商可自主选择期限,在转融通平台集中匹配达成竞价交易,当日申报、当日成交、当日资金可用。
此外,试点期间转融资业务采取市场化和固定期限双轨并行机制。试点期间,固定期限五档中的182天期暂停,但开放长档92-182天期限区间的市场化竞价交易,7天/14天/28天和91天保持不变。据了解,2022年10月20日中证金融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40BP后,当前7天/14天/28天/91天费率分别为2.60%/2.60%/2.50%/2.40%。
整体来看,取消保证金最低20%限制、下调保证金比例,叠加转融资市场化试点推出,券商资金使用效率将获进一步改善。“有助于券商通过转融资补足资金缺口的积极性和操作效率,进一步为资金管理提供便利。此外,也有利于正向引导资金规范入市,促进融资融券业务有序发展。”有两融业务人士如此告诉记者。
图为最新转融资余额情况
数据显示,在券商市场化融资成本回升背景下,转融资规模有所增长。截至今年4月7日,转融资余额为1104.07亿元,较转融资费率下调前(以2022年10月19日583.44亿元为基准)增长89.2%。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中证金融将在证监会的指导下,加快推进相关业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参与各方获得感,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转融通市场道路,为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政策端发力,两融业务利好频频
不少非银团队指出,证券行业的政策友好期正在开始,券商的利润反转期也将同步到来。4月10日,随着首批注册制主板新股上市,全面注册制各环节制度全面生效,其中就包括对两融业务的积极影响。
图为全面注册制融资融券、转融通政策要点对比表
根据注册制改革方案,主板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因此,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在新股上市首日即可开展两融交易。此外,借鉴科创板、创业板等改革实践经验,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配售的投资者配售获得的在承诺持有期限内的股票可参与证券出借。
转融通接受申报时间方面,沪市延长了接受申报的时间。接受出借人申报时间调整为每个交易日9:15至11:30、13:00至15:00。接受借入人申报时间调整为每个交易日9:15至11:30、13:00至15:10。
申报数量方面,沪市转融通将申报最低单笔申报数量从“不得低于1万股”下调至“不得低于1000股”;深市转融通也对证券出借的单笔申报数量上下限进行优化调整,将单笔最低申报数量全面调低至1000股,单笔最大申报数量全面调高至1000万股。
长期来看,全面注册制将推动两融规模扩容,打开券商两融业务的新发展空间。自2022年10月24日起,沪深交易所分别扩大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标的数量由1600只扩大至2200只,新增600只,扩容幅度达38%。
长城证券刘文强研究员团队表示,随着行业两融业务的推进发展,营业收入贡献度不断提升。尤其是龙头券商,通过更高的加杠杆以创造更多盈利空间。该团队长期看好监管政策松绑、鼓励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创新所带来的券商板块的配置性机会。券商行业有望通过两融业务发展,促进券商扩表,提高经营业绩。
此外,也有证券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若更加长远来看,一方面压降两融业务综合成本,另一方面,也可激发投资者两融业务参与热情,进而改善二级市场流动性。
原标题:《券商又迎重大利好!》
上一篇: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博会成果丰硕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