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系统修复生态 再现蓬勃生机——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观察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3-07-27 20:28:32

新华社记者周凯、周文冲

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脚下,在生态搬迁安置点“缙云山居”,一栋栋巴渝特色小楼错落有致,周围草木葱翠。村民黄丽维新家里的照片墙,见证了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缙云山保护区”)生态与村民生活的变迁。

“你看,我们以前在山上住的是土坯房,又黑又潮。生活很不方便,从家到主干道,要走大概20分钟的土路,很多村民私搭乱建。没想到才几年时间,缙云山的违建拆了,生态美了,我们这些村民从山上搬进漂亮的小楼,一家人心情别提有多舒畅!”黄丽维指着墙上老房子的照片对记者说。


【资料图】

缙云山脉是重庆中心城区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缙云山脉深处,缙云山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区域之一,有“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但因位于超大城市近郊、多头管理、发展受限等影响,缙云山保护区内村民一度 “靠山吃山”,农家乐无序粗放发展,私搭乱建、违规经营“蚕食”林地、破坏生态。

必须保护好这座生态宝库、城市“绿肺”。自2018年6月起,重庆市强力开展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探索生态搬迁,系统修复生态。

在缙云山山腰处的生态修复点“雨鸣涧”,山石围成层层小池,涓涓山泉顺池而下,池边植被繁盛,仿佛置身“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情画意中。

5年前,这里的几家农家乐在山涧溪流中建坝养鱼、污水乱排。北碚区政府通过植入“巴山夜雨”人文元素修复生态,将农家乐升级为民宿,如今这里成了市民亲山近水的公共空间。

北碚区累计拆除建构筑物62万平方米,269宗突出环境问题全部清零,实施生态修复项目28项,栽种植物77.4万株(棵),覆土复耕复绿48.15万平方米。在一系列环境整治“组合拳”推动下,缙云山保护区再现蓬勃生机。

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让保护区村民过上好日子。北碚区探索创新生态搬迁,引导缙云山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部分生态脆弱区域698名村民进城或异地安置。

去年下半年,部分搬迁村民陆续入住“缙云山居”。看着宽敞漂亮的新家,村民们喜笑颜开。

经过5年努力,缙云山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已基本完成,当前北碚区正在积极做好缙云山综合提升“后半篇”文章,按照山上生态保护做减法、山下产业发展做加法的思路,规划“一心四片”分区域发展红色研学、文旅康养、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

缙云山下是嘉陵江小三峡之一的温塘峡,周边温泉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厚重。山下精心修缮的历史文化老街金刚碑、新建成的北温泉公园等,已成为重庆热门打卡地。重庆市北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攀介绍,当地正加快实施温泉度假、乡村生态旅游、民宿露营等文旅项目,全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周凯 周文冲)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